Archive

Tag Archives: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

techshop-austin-makerspace-inside

  • : techshop-austin-makerspace-inside

早兩日,看完林鄭的施政報告,她說她會大力搞創新科技和創意產業. 我想動機是好的, 為香港下一代發展,除了地產和金融外的另類產業.

不過,我就有點擔心會否重演二十年前懂建華的覆轍,搞了很多委員會,很多KPI,和花了很多錢,最後只是起幾座叫自己做創新科技或創意產業的建築,到尾都是一事無成.發展不出什麼出來.

因為政府內很少工科,工程師,和有Hand-on經驗的工程師或科學家在裡面,而政黨內亦都差不多.對於現時世界上的科技潮流,所知的可能並不多.

最後可能香港的研究,很大可能就由內地做生產,到最尾又被內地整個食了. 受惠的港人可能很少.

例如話搞科技的,搞科技就要做Prototype.那麼,主持科技的官員知不知在那裡可以買到螺絲,和知不知螺絲有幾多種呢? 或問問現時D學生,有幾多人會知.若連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都不知的,又怎麼能寄望會發展到高科技產業出來?

而現時的小朋友興買整個的公仔返去玩, 玩Lego,或切模型的並不太多.而且,現在大學培養出來的Engineer,他們的Training多數都是理論為主,落手落腳即(Hand-on)去做一個Project的機會很少. 那麼,他們又怎可做到實物的Prototype去Demo給人看呢? 只是吹吹水,就可以.

十多年前理工大學搞過一輛電動車,可是,政府沒有發牌給它在馬路上行.結果,整間公司就賣了給美國人. 而科學園那個由港人設計和製做的,用Robot Arm沖咖啡的機,好像長期都不開的. 連政府和科學園都是這樣,又怎可期望有什麼科技發展到出來?

一切都由教育開始,美國那邊已開始將Maker Education融入教育內,而且在數年間,民間出了很多這方面的書,而Maker Space, Fab Lab, Hacker Space, Tech Shop等印育科技的地方,在數年間在美國已開了數十間,中國內地都開了十多間,台灣那邊都有十多間,全球已發展出百多間出來. 而香港,只得1至2間.

如果樓價和租金仍然不斷上升,跟本就很難印育到一些科技的Start-Up公司出來.我想如果政府真是想搞創新科技或創意產業或再工業,就真是學吓美國,在教育,出版,設備和空間著手.

P.S.:
並不需要由政府帶頭話發展什麼科技,怎樣走,這些應該由那些科技Start-Up公司的Founder去想!

Fab Lab

Fab Labs in the world

參考網頁:

  1. : http://www.fabfoundation.org/

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九日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Reclamation Street at Junction of Soy Street Facing North如果香港想再工業化.那麼,從前用了很多年有機地發展出來的工業化配套社區,就應該盡可能保留下來才是.

例如做五金機械的新填地街,廣東道一帶.做裝修的雅蘭街,駱克道.賣木材,金屬材料的大角咀一帶.做時裝的大南街深水埗一帶.做電子的鴨寮街等.

因為上網未必可以這麼方便,行一條街,就可看到所有最好賣的東西. 通常實體店會入一些最好賣的東西賣.

舊樓可以重建,起高一些.但地下的地鋪,有機發展成的行業地鋪社區,就應該保留下來.因為這些行業地鋪社區,是支撐該行業的支柱.

例如,做時裝設計的,在深水埗附近行個圏,就有曬所有所需的東西. 這是非常之方便和有效率的.而且可以看到實物,摸到些Texture.這是和看相不能比擬的.

若香港政府想再工業化,跟著全世界都興起的”新工業革命”/Maker Movement / New Industry Revolution, 就應該盡量保留這些行業的上游配套才是.

如果全部這些社區都重建成酒店或餐廳,又談什麼再工業化呢?

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七日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從前香港的學制,是分為,文,理,工,商,四個Stream的.而讀文,理,商的人,有一個缺點,就是沒有Hand-on的經驗.所以他們會覺得造汽車,飛機和火箭,是天方夜譚.

試想想,一百年前的人,當時沒有電腦,沒有CNC.只用雙手和簡單的機械.就可以做到汽車,飛機和火箭.現在有電腦,有CNC,又有opensource movement.為何現在不能?

至於Economic Scale,可以用Mass Customization應付吧.

二零一七年五月十八日

P.S.: 一百年前,人類學習飛行的曆程: